《三國全面戰爭》中“五行”影響着武將、戰鬥和建築方方面面,是本作中特色機制之一,今天大家介紹一下《三國全面戰爭》五行及武將屬性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行於武、單位、建築和遊戲中其他系統機制有所影響,包含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其二者之間相生相剋。
例如:遠程部曲(水)柄武器步兵(木)可以提供增益效果,於突擊騎兵(火)有剋製作用,而抗近戰騎兵(土)發揮不出戰力。
武將“屬性”受其背景和特長影響,並且會一種“五行元素”來表示,於戰役/戰場上行動具有相應增強效果(BUFF加成)。
五個屬性:專精(金/)、毅力(木/綠)、智略(水/藍)、本能(火/紅)、權威(土/黃),它們之間相互依存、剋制。
※專精是指該武將於建築和工藝方面理解,具有較高等級專精屬性武將你建設基礎設施時會有優勢,並且戰鬥中他們能發揮出防禦力和速度。鐵衞是具有專精屬性級武將。
方向紅,1967年生,安徽廬江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當代德國哲學、法國哲學和中西哲學,側於現象學。
張晉一,男,甘肅天水人,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周易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哲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後。研究方向:易學;現象學。
【摘要】關於五行起源有諸多説法,但這些説法大都陷入了反省態度之中。然而,五行作為先民智慧結晶,是一種對整全世界進行分類思考。通過現象學方法,本文能夠説五行這種分類方式獨到處。與態度分類方式,五行地將世界劃分五種先天運動方式。與康德分類方法,五行分類方法既保證了西方哲學嚴格性,同時沒有採用西方哲學形式化方案。五行作為東方思想分類方式,人類諸文明中擁有其獨到價值。不僅如此,將世界劃分五行世界劃分陰陽並矛盾,如果陰陽是劃分世界兩種基本模式,那麼五行是陰陽運動關聯形式,它們地運動先天角度對世界進行了分類。
柏拉圖説,哲學家是區分集合者。分類問題是哲學一個核心問題,它關乎於世界如何劃分以及這樣劃分。目前,當今世界佔主導地位文化或者文明是西方,這一文明源希臘,現代表現自然科學以及資本主義。近代以來,西方文明走其他各文明前面。西方文明分類方式和東方有什麼嗎?道我們作為東方人,是分類並因此沒有發展出科學技術嗎?五行而言,五行是找五樣東西做代表嗎?陰陽一陰一陽方式劃分了世界嗎?八卦是一些來自仰觀俯察代表性形象,湊一起成為了八卦嗎?
本文意在現象學角度探討五行這一分類方式是否合理問題。關於五行起源,有代表性説法不外乎如下幾種。是五材説,即五行源於金木水火土五種材料;其次是五方説,即五行代表着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是五數説,郭沫若先生主張這個説法。郭沫若先生是甲骨文研究領域專家,他發現甲骨文中,畫一橫代表一,二橫三橫四橫代表二三四。什麼是橫過來畫呢?因為拇指向內扣張開手指壓下來,一、二、三、四,那麼五一個拳頭。甲骨文中之所以使用手形表示數字形態,是因為我們數數時用手是。關於五行起源,有五官説和五星説。前者和殷商時代官制有關,這種觀點實際上是方位而來,每個方位應一個官銜;後者説五星是指當時發現五大行星。但是這些説法裏,該怎麼評價五行説呢?這裏面能得到認可嚴格科學東西嗎?這是一種分類嗎?
一個端的評價來於法國哲學家福柯。福柯寫過諸多醫療方面著作,涉及精神病、現代醫學、醫院、醫學史方面。他著作世界範圍內有着影響。福柯《詞物》前言中有這麼一個評價,可以算是西方人中國人分類學説一個有代表性印象。他説:
“本書誕生於博爾赫斯(Borges)一個文本。本書誕生於閲讀這個段落時發出的笑聲,這種笑聲動搖了思想、我們思想所有熟悉東西,這種思想具有我們時代和我們地理特徵。這種笑聲動搖了我們用來安頓大量存在物所有秩序井然表面和所有平面,並且時間地動搖並讓我們擔憂我們關於同與異上千年實踐經驗”。[1]
“這個文本引用了‘某部中國百科全書’,這部百科全書寫道:‘動物可以劃分:a.屬皇帝所有,b.進行防腐處理,c.,d.乳豬,e.鰻螈,f.傳説中,g.流浪狗,h.包括目前分類中,i.發瘋,j.數不清,k.渾身繪有十分緻駱駝毛,l.,m.打破水罐,n.看像蒼蠅。’這個令人分類中,我們突然間理解東西,通過寓言我們表明另一種思想具有魅力東西,我們自己思想界限,即我們完全可能那樣去思考。”[2]
有一個文明這樣分類和思考!福柯看來,西方人不是這樣,這種思想標示出西方人分類思想界限。如果西方人分類方式是理性,那麼東方人分類方式是非理性嗎?西方分類方式,反過來標示出東方人思想界限。福柯實際上是想西方人從推崇理性引向對非理性。但本文不同意他説法,東方思想並不是非理性。
五行分類方式算不算一種界限標示呢?福柯會説,你世界分為五種材料、五個方位、五類官銜或者五數五星,道不可笑嗎?實際上,分類思想古希臘時候有了。一個整體進行分類,不管哪個角度來分,要這個整體分割完畢,而且分割部分交叉重疊,比如班裏學分成男同學和女同學,這樣能夠既分完一個班,同時保證了沒有任何一個同學橫跨男、女同學這兩個類;或者年齡段來分,比如分成幾個年齡段,可以部分完,沒有遺漏。這個標準,我們可以問,五材能所有材質全部分完了嗎?有一個端的例子,我之前做過一個報告,題目是“為何‘女’、‘寡發’、‘多白眼’?”。這個題目來自《易傳》,講到巽卦時候,“女”、“寡發”、“多白眼”,分屬於巽這一類。什麼女會和頭髮、喜歡別人翻白眼聯繫一起?這是一個奇怪思維方式,屬於端的類型。那麼五行分類方式呢?人們認為,遠古人類之所以這樣分類,是一種取象比類結果,屬於依賴經驗歸納樸素唯物主義思維方式,這種樸素和那個時期先民低下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其社會經驗有關。
西方哲學怎麼討論分類,東方分類方式有什麼?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避免態度。態度是現象學中一個詞,它指是一種地面對世界、缺乏反思或反省態度。態度下,對世界分類是我們習以為常方式進行,比如,世界分成男人和女人、人和富人、領導和領導、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但這種分類方式於學術研究來説夠。這裏問題於,這種分類方式並不是從對象本身出發對象進行分類,而是帶有主觀色彩。你關心什麼,你世界你關心方式進行劃分,比如説你貧、需要錢,你覺得這個世界上人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有錢人,一種是沒有錢人。單位受領導氣,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統治者,一種是統治者。態度分類個人價值、興趣有關。但是,這樣分類總會有例外,例如,總有介於之間人,不乏橫跨統治者和統治者類別人。
哲學家是怎麼分類呢?我們康德例,康德《理性批判》裏認,從感性角度來分類有兩種。從態度感官出發,看上去有赤橙黃綠青藍紫,聽上去有哆來咪發嗦啦西,嚐起來有辛酸甘苦鹹。但康德認為並非如此,感性劃分成時間空間兩種形式,比如疼痛、這一類感受時間之中,而桌子、椅子這一類物體空間之中。這兩種形式不是我們自身主觀願望造出來,而是説,任何對象感性上只能有兩種存在方式即時間和空間。量角度看,世界只能分成三種:單一、多數、全體。從“質”角度,世界分成實在、否定、限制。關係角度看,世界只能一分三:第一個即實體和自己各種屬性關係,比如人自己得或黑、或這種關係;其次是因果關係;有一種是協同關係。協同關係是指a作用於b 時候,b作用於a,於是雙向因果。這裏我們可能找出第四種關係。模態角度,世界只能分為三種:要麼是可能,要麼是現實,要麼是。西方分類主要是通過形式化方式,以此世界切分得乾乾淨,什麼剩下。
五行既不是態度下分類,不是康德意義上分類。康德分類是科學而言,比如時間和空間,數學研究數時間有關,幾何學研究圖形是關於空間,且自然科學門類可以這樣一一應到他那些範疇裏面。這是分類,比如學裏面開設業,之間有嚴格界限,知識整體劃分成各個部門。物理學、數學、化學之間會重疊。需要是,西方分類哲學是:第一,重疊,且能夠整體地劃分完畢;第二,有奠基序列,這樣保證了會有某個對象遺漏。這像西方醫學,它不是空產生,而是物理學、化學、生理學作基礎。對所有學科而言,物理學更基礎。物理學有它基礎,即數學。物理學所有發現數學來表達。數學有它基礎,即邏輯學。
現在我們回到五行説本身。東方五星説、五方説代表五行分類之外,有四時説,它們不是態度來進行分類,或者説稱作態度。郭沫若先生講,因為是五個手指所以是五行。但是,假如人只有四個指頭呢?如果我們這個思路,四算,可能四行,六個手指六行。《尚書》裏面多數並不是五,是四,四張、四維、四門。五材作為五行起源會遭遇同樣問題,道是五個“材”而不能説“六材”嗎?歷史上有人就用了“六材”,看起來像是五行後面一材。[3]什麼會有“五材説”,即認為五行起源於五材?這起源於態度理解。態度完全我們興趣、經驗、實踐活動、羣體目標關聯一起,這裏,態度中發生分類認定並沒有反省。
延伸閱讀…
其實,五行説歸態度不僅是,解釋過程中難一以貫之。《尚書·洪範》有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革作辛,稼穡作甘”。“水曰潤下,火曰炎上”可算作一種態度,顯然,態度中,火運動,而水向下運動;“木曰曲直”,可以説是態度判斷;“金曰革”,説是金依人意願而變形狀;“土爰稼穡”可以算是態度。但是下面緊接着“潤下作鹹”,該如何解釋呢?水潤下怎麼會是鹹呢?“炎上作苦”是什麼?“曲直作酸”,是説啃一啃樹木,嚐起來是酸嗎?有“革作辛”、“稼穡作甘”。所以五行和五味一起時候,問題暴露出來了,即我們觀上看不到它們之間關聯。或者我們換一個端的例子,“巽卦作風”時候,女、寡發(頭髮)、白眼(翻白眼、吊白眼),彼此之間有什麼關係呢?什麼它們可以算作一類?乾卦乾,東方、金、環。東方是方位,金是金屬,環是形狀,它們算作一類,不可理喻?這完全超越了態度理性論證!所以福柯覺得好笑,説這是非理性、超越理性、構成理性界限東西。
東方和西方有一些後現代主義者,他們覺得東方民族擁有詩性、非對象思想,思維方式於西方所謂對立、對象化思想。這種説法其是東方思想一種自我矮化。下面這些説法是成問題,比如説東方思想是樸素唯物主義階段,沒到形式化思維階段;比如説東方思想超越了西方哲學,這些是文化上自信表現,因為這些説法上沒有我們解答東方思想內具有嚴格性。既如此,五行怎麼回事,五行是如何可能,即“五行如何行”呢?這裏講“五行如何行”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如何行動、運行;第二個是怎麼行、行不行,即五行這種分類方式行不行,如何才可以行。下面,我們現象學角度來做一點回答。
認識五行,我們採用現象學方法是現象學。所謂還原來説存而不論,一句話講是,現象學並沒有自己預設答案,説,現象學態度是不置可否,它人們預設、是習以為常判斷、設定、認定這些東西放。如果有人提出某種觀點,我們否定,這叫,這叫否定、拒絕,因為這是站對立立場、持有相反觀點、運用着態度來討論問題。還原性方案是之前種種關於五行起源説、有漏洞、或者説只要能引起我們一絲一毫懷疑東西放,將五星説、五數説放在,肯定否定,做表態。這好比選班幹部,人們可以選擇、不同意,還可以選擇棄權,棄權不表態,。實是一種低調態度,它並對象或事實指手畫腳,而是對自己指手畫腳衝動進行剋制。這種做法會帶來意想不到效果。現象學裏,對態度和經驗後有一個結果,即有一個結構,如下圖:
下面我們嘗試現象學角度來五行做出解釋。講五行之前,我們來看看陰陽甲骨文和它藴藏原理。先民那裏,他們繪圖記事,結繩計數。象形甲骨文像繪畫。象形繪圖文字所要表達,是這個象所要指向事情本身。如果現象學講法,這是現象學“回到實事本身”[4]精神。這裏,順便插一句,我們應該注意,因為甲骨文表現圖畫形式,是象形,所以我們不能認定金木水火土現實經驗中五種材料,先民們完全可以是發現了甲骨文繪畫背後“實事”,然後才用五種圖畫繪成了今天金木水火土五種字形。下面是甲骨文裏“陰”“陽”字形。
這兩個甲骨文字裏,左邊是“陰”字右邊是“陽”字。甲骨文陰字,上部是“今”字省略寫法,表聲,下部是“鳥”,表形,整體表示要陰天,鳥鳴。甲骨文陽字,左邊是“阜”,意為升高,右邊是一盞明燈,明燈升高,光明極,整體指燈光亮,可以理解成太陽亮。陰陽概念是先天,不是經驗中歸納總結出來,不能象之中比類得到。但是,象某種意義上啓發了它,指向了先天東西。陰陽作為先天東西,表明了世界兩種運動方式,一種是走向,;一種是走向處,。我們可以相關東西歸類於其中,收斂、內縮、變、衰減這樣東西作為陰;擴張、發散、上升東西作為陽。運動只有兩種方式,那陰和陽。它不是頭腦生造出來,而是有這些體驗時候,運動這兩種類型方式裏予了我們。現象學中有個專門詞叫做“給予”。[5]“給予”表明這不是我造。什麼是“給予”呢?像我們站一個地方,突然天上掉下來一塊麪包,我們給予了這塊麪包,但是誰需要原掉。因為,如果要問是誰,現象學會拒絕回答,因為回答過了哲學而進入了神學,它哲學上失去了論證嚴格性。現在我們看到,陰陽是“給予”,是先天。運動分成兩種方式,世界切割開了。現在,我們五行“行”。[6]
以上是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書“行”字形。“行”字本來意思是路,五行五條路。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裏説到:“天地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其行,故謂五行。五行者,五官,相生而間相勝”。如果我們認為“五行者”“五官”,那麼這回到了剛才批評態度裏。現在大家基本承認五行是五種行方式或者五條道路。目前公認關於五行文獻是《尚書·洪範》。儘管有《洪範》文獻提到五行,但講五行時候,沒有講哪五行,因此大家認可。《洪範》裏有這一段話:“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革,土爰稼穡”。現象學方法,我們“金、木、水、火、土”這些外在文字、外在形象,包括潤下、炎上、曲直、革、稼穡放,看看能否五種運動方式上來理解五行。講陰陽時候是一個對象(或者説整個世界)陰和陽,可以講陰或者講陽。但是,我們談及五行時候,預先引入四象,這樣會理解得。“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簡單説來,世界可以劃分陰和陽,如果劃分得複雜一點,則可以分成四象。四象是什麼?四象是指兩種運動合在一起運動形式。一個運動發生時候,要陰(可記陰爻),要陽(可記陽爻),但是兩個運動同時發生時候,表現四象,有五行。如果對五行理解話,想想包含着少陰少陽四象。四象表示是兩個爻,兩個運動合在一起時候,有多少種運動方式。五行實際上是這樣。兩個運動中其中一個運動是陰,是傾向於內斂靜止。如果我們假設背景運動是靜止,那麼有多少種運動方式來它相配呢?答案是五種,水、火、木、金、土,下、上、彎曲(即既可以直線通過可以彎曲方式通過)、向內、向外。來説,一陰陽,陰作背景話,其中這個陽該怎麼做呢?共有五種方式:一種是直線向下(水),一種是直線(火),有一種是彎曲方式通過它(木),第四種是陽入陰內,這會導致伸縮或延展(金)。這裏可能不太好理解是五行中土,土可以理解是一種後果。土運行方式表現陽爻外移動,説,陽爻讓自己移開,移到背景外面,因為土表現不爭執、抗運動,所以土是“厚德載物”。胡化凱“五行起源新探”這篇文章中提到,“水流下;火勢上騰;木性,可直可曲;金性有塑有,可展可固;土性,可生長五穀”。[7]這個説法本文思路接近。該作者五行做了一點引申,而且引申得。但是,該作者還是使用了形象語言,還受到態度影響。而我們上面解釋是兩種運動方式關聯,即如果一個爻是,另外一個爻去和它匹配,和它一起發生關係,那麼,總共有五種先天運動方式,不多不少五種。
那麼,三種運動(三個爻運動)合在一起怎樣展開?答案是八卦。如果六種運動(六個爻運動)合在一起呢?六十四卦。這裏講是運動方式。我們能聽到大家説《經》包括《易傳》講運動,但我們想強調是:第一,運動是先天;第二,古人層面盡了運動可能性。這個分類標準完全符合西方人分類定義。通過分類方式一個整體完全切割,且之間包含、重疊。陰陽、五行、八卦地這個世界切割開了,而且方式。它不是一個東西外形、形狀,不是它性質,而是它運動方式來分類。只要運動方式是,那麼它會歸到其中某一類。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説這個問題,熱性藥物比如附子、乾薑,即使放進冷水、冰箱裏,或者它煮開,喝下去是屬陽,這不是温度來(判斷),而是它本身天性裏具有運行方式來判斷其運動方式所屬;西醫重病,中醫重症是這個道理,心源性肺栓塞、腦溢血西醫分類中屬於臟器、病理、病情,而它們中醫裏則和肝木運行方式有關,因為它們會導致癱瘓或者肢體不由自主顫抖,中醫裏統稱風症,我們平時説中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五行分類方式具有和西方哲學、和古希臘科學分類學説格性,只不過中國人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
延伸閱讀…
每個人性格裏有五行屬性。金木水火土,一個不行!這五行,代表一種氣質,從而組合成為多面複雜性格。我測完,看清了自己性格另一面。
信,你來測一下!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五行道盟基礎知識,五行,而瞭解五行,第一件事五行相生,知道知道這個,我們遊戲中可以説是寸步難行,而遊戲中是了我們五行相生提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要注意這個順序和我們説金木水火土是,千萬不要弄錯了哦。我們查看卡牌時可以發現,五行道盟絕大多數卡牌描述中是有一條“金靈/水靈/木靈/火靈/土靈”詞條,這個詞條五行道盟特點啦,和雲靈劍宗連雲,七星閣星弈類,這些詞條是要滿足條件才能生效,下面我來説説哪些條件可以觸發這些五行效果吧。
這些五行效果觸發方式我兩種,和臨時,我們來説説
,你只要了這個效果,該五行牌不管放在卡組任何位置,是可以五行效果,能夠達成這一條件牌,有以下這些
煉氣期五種靈印,金靈印/水靈印/木靈印/火靈印/土靈印。如圖,我們可以看到,木靈印木靈後,不管木五行牌放多,能其五行。
築基期渾天印可以,但要注意是天印是你使用下一張牌後觸發五行,使用時要結算靈氣消耗,説水·波瀾五行效果(此牌消耗靈氣)是不起效果。
金丹期五行流轉,你滿足前一格牌五行相生後一格牌,則後一格牌五行。
有杜伶鴛的元嬰期仙命雙鴛逆克,若前一格牌五行剋後一格牌,則後一格牌五行,要注意是這張牌是目前遊戲僅存一張和五行剋有關牌,而五行剋是五行相生循環上走兩格,即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對五行瞭解夥伴可能會弄錯成火克木之類。
吾行之的築基期仙命是你使用第一張五行牌時,此牌五行,渾天印類,一樣要注意是不要它水靈·波瀾這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