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一年財運亨通或遇到姻緣,農曆大年初一可別忘了「迎財神」、「求喜神」。(示意圖/取自Pixabay)
想要讓一年財運亨通或姻緣浮現,農曆大年初一可別忘了「迎財神」、「求喜神」。這可是今年第一個願望,「頭香」,願望實現。「頭香」可不是大年初一廟門一打開,大家衝衝衝去搶插那柱香,顧著去插第一,沒許願到什麼願,還跌倒受傷,那不是倒黴先了嗎?
大年初一,第一次出門,求今年第一個願望「頭香」,因此,求事業財帛或求姻緣感情,只能兩者選擇一種。大家一起來「走春」求運吧!
於除夕晚上23:001:00或年初一早上5:007:00,當時住家裡或飯店中心點出發,而且是大年初一第一次出門,該地方北方找一家自己覺得「陽廟」(供奉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財神爺、媽祖娘娘、福德正神、……。),而不可「陰廟」(供奉百姓公、萬善爺、……。),信奉天主教、基督教到該方向教堂,祈求今年鴻圖大展,財運滾滾。
出門時,心想今天,要去迎接財神來家中;回家途中,心想財神跟著自己回家;回到家中後,心想財神家中,並且上神案,然後關上。若北方沒有自己覺得「陽廟」,可往東方「陽廟」祈求。
若想求姻緣,可大年初一早上1:003:00或9:0011:00從住家裡或飯店出發,往西北方找一家自己覺得「陽廟」,同樣方式廟裡神明祈求姻緣浮現,求得良緣。
大年初二是民間習俗中「做牙」日子,準備禮供祭祀地財神——土地公,家中營商者要準備牲醴、水果、香燭、紙錢,到公司或住家附近土地公廟祈拜,以求一年能夠生意興隆,財客源源!
【民俗説法代表本站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請盡信】
汪志雄觀點:討好姑息了青春,生命轉身
【新聞】嬰兒遭保母「餵退燒藥」慘死!10年看遍兒虐悲歌,她揭:台灣孩子有多?
「開正」,即春節迎新,叫「開春」。農曆曆書上定吉時及方向,焚香、放鞭炮,開門大吉;當「開正」時刻一到,家中大小要齊燒香、祀神明、祭祖、燃爆竹,滿街瑞氣,喜氣洋洋,迎接新年。
延伸閱讀…
新年第一天聚財方法,即是選定吉時,財方位佈置招財除穢包或有搖錢樹圖案招財畫作,可以凝聚財氣,迅速招財!
大年初一出行稱為「行春」,「春」台語「剩」諧音,象徵財氣和食祿能有剩餘之意;而行者有聯誼、祝福功能。男女老幼穿上新衣「行春」、「走春」,大都是到寺廟拜拜或到親友家中拜年,稱為「賀歲」、「賀正」,無論是電話拜年、簡訊拜年、手機通訊軟體拜年,正月初一這天要道賀新禧,説些如「恭禧新年」、「恭賀發財」吉祥話,讓自己和親友運氣能來!若遇小孩來拜年,別忘了賞個包,討個喜氣,活絡財氣!
此外,俗語有云:「初吃齋,巧贏吃一年菜」,民間習俗中正月初一這一天,早餐吃素,且不能吃粥、喝湯,因為粥湯象徵。正月初一午餐俗稱「開葷」,鍋中烹煮雞鴨魚肉各種食材,象徵一年中都會菜餚,食祿無缺!大年初一是新年開始,開運事項外,有許多禁忌,切記不能觸犯。例如:忌打破碗、玻璃,以防破財運;忌洗頭、洗澡、洗衣物,才不會將財運及財富洗掉;忌叫人名催起牀,會讓年人催促;忌睡午覺,會懶散、影響事業運;忌吃飯,會導致一整年;忌吃葷食,因為忌殺生;忌煮飯,要吃除夕留下來過年飯;忌吃藥,以求一年身體。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孃家「作客」日子,稱「迎婿日」。這項習俗是父母對出嫁女兒關懷,而女兒回孃家備「伴手禮」孃家兄弟,代表自己夫家生活過得,同時有帶財回孃家意涵。這天,可於門口鋪放紅色地墊,象徵迎賓招財!
大年初二是民間習俗中「做牙」日子,準備禮供祭祀地財神——土地公,家中營商者要準備牲醴、水果、香燭、紙錢,到公司或住家附近土地公廟祈拜,以求一年能夠生意興隆,財客源源!
延伸閱讀…
此外,大年初二有許多禁忌要遵守,以免運勢。例如:忌洗衣物,才不會將財運及財富洗掉;忌回門禮單數,於傳統上認為單數吉利,女婿帶回孃家禮物必需成雙。
大年初三俗稱「赤狗日」,傳熛怒神「赤狗」會這天下凡間,人們遇,有口角紛爭,因此這天適合外出拜年;另外,「赤」字含「赤貧」意,外出沖犯赤狗會帶來貧,且身心前兩天走春拜年、回孃家,到了大年初三,多待在家裡休養生息。大年初三這天沐浴時,不妨使用淨身鹽,可淨赤狗日穢障,準備初四歡喜接神。
傳説中,大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日子,所以人會提早睡覺,避免深夜點燈,以免騷擾鼠輩親事。當晚有「老鼠分錢」習俗,家中角落灑鹽、米、糕餅供鼠輩們享用,這些老鼠食物稱為「米粧」,寓意於一年與老鼠共享收成。
傳統習俗中,年初四是「接神日」。舊年臘月二十四日昇天奏報諸神,謁見玉皇大帝並回報人間善後,初四這天回到人間。
俗語「送神、接神晚」,所以接神時辰多接近中午時候。表示會忘記於人間諸多神明,因此要以各種祭祀回報,要準備禮供、香燭紙馬恭迎諸神回返,祈求一年繼續保佑全家,家運昌隆。於大年初四要接神,因此這天忌出,在家迎接眾神明、灶王爺家神回來,而且相傳灶王爺會一一點名,所以家人外出。